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德国空军在战略轰炸机领域始终存在明显短板,其主力机型多为战术轰炸机,这使得针对敌方大型工业设施、军事工程等战略目标的空袭行动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战果。值得注意的是,德国军方高层对此并非毫无察觉,国内多家航空企业曾研制过多款大型轰炸机,包括亨克尔公司的He 111Z双体轰炸机、福克-沃尔夫公司的Ta 400远程轰炸机等。其中,容克斯公司于1943年提出的Ju488项目尤为特殊,这是一款极具实用价值的应急方案。
Ju488的设计理念堪称模块化组装的典范。该机并非从零开始的全新设计,而是巧妙地整合了Ju188、Ju288和Ju388等多款现有机型的成熟部件。这种拼装式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建立生产线,在最短时间内形成量产能力,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性能指标相对保守的缺陷。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参考基础的Ju188、Ju288和Ju388均为双发中型轰炸机,其动力系统和载重能力显然无法满足战略轰炸任务需求。为此,Ju488特别设计了全新的加长型机身和翼展更大的机翼,最终尺寸达到机身长度23米、翼展31米、高度6米的水平,空重约21吨。具体来看,该机采用了Ju388的增压座舱和部分主翼结构,后机身取自Ju188,尾翼组件则来自Ju288,此外还整合了部分Ju88的零部件。 在动力系统方面,Ju488最初计划搭载4台BMW-801型14缸风冷发动机,同时将正在研发的BMW-802型18缸发动机作为备选方案。设计团队还曾考虑过采用性能更强劲的JOM222发动机。该机配备直径4.2米的四叶恒速螺旋桨,若使用大功率发动机,预计最高飞行速度可达690公里/小时,巡航速度490公里/小时,实用升限11350米,最大航程接近3400公里。这些性能参数在当时可谓相当出色。 机组配置方面,Ju488仅需3名乘员,全部安置在增压座舱内。自卫武器系统包括两座遥控炮塔:一座位于机背上,配备2门20毫米机炮;另一座设在机尾,装备2挺13毫米机枪用于防御后方来袭敌机。该机采用全内置弹舱设计,不设外挂点,最大载弹量可达5吨。 作为一款应急设计的战略轰炸机,Ju488展现出了相当的实用价值。德国空军最初订购了V401和V402两架原型机,除验证飞行性能外,更重要的是测试这种模块化组装方案的可行性。由于本土飞机制造厂产能紧张且频繁遭受盟军空袭,原型机的组装工作被安排在法国工厂进行。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后,德军将接近完工的两架原型机紧急转运回国,却在途中遭法国抵抗组织破坏。后续又追加订购了V403和V406两架原型机,计划在德国本土完成研制,但该项目最终在1944年11月被叫停,此时德国已决定放弃战略轰炸机的发展计划。 发布于:天津市胜宇配资-济南股票配资公司-手机炒股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网站来找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