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阳光刚刚触及水面,池塘里沉睡的睡莲花苞仿佛被唤醒,慵懒地舒展或洁白或粉嫩的花瓣;而当暮色降临,它又缓缓合拢,沉入夜色,像睡着了一样。
🔺点击播放,欣赏睡莲“花瓣舞”
这种规律的开合让人忍不住发问:睡莲真的在“睡觉”吗?它和我们常听说的荷花、莲花,又有什么区别?
古人常将水生开花植物统称为“莲”,而“睡莲”这个名字,并不是说它和人类一样会睡觉,只是一种拟人的表达。
睡莲花瓣对光线非常敏感。清晨阳光初现时,花瓣外侧细胞生长速度放缓,内侧细胞加速伸展,推动花朵绽放;傍晚光线减弱,内侧生长放缓,外侧细胞反向伸展,促使花瓣闭合。
这种规律性的开合,如同人类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作息。
展开剩余83%🔺雪白睡莲
闭合后的睡莲花朵紧贴水面,花瓣层层包裹,形似裹进了“花瓣被窝”蜷缩入睡的姿态。尤其一些品种,如白睡莲在暮色中缓缓沉入水中,更强化了“安然入眠”的视觉联想。
所以古人形象地称之为“睡莲”。今天,植物学家把睡莲对光线敏感这一特征解释为“感夜运动”。
睡莲的作息并非千篇一律。
一些耐寒品种,比如常见的白睡莲通常是“朝九晚五”型,清晨开放,傍晚闭合。而热带的品种,如印度红花睡莲,则可能在傍晚时分才悄然绽放,直至次日中午前闭合。
🔺白睡莲
🔺红花睡莲
睡莲的这种开合机制,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生存意义。
热带地区,白天的强烈阳光可能灼伤娇嫩的花瓣,闭合提供了物理屏障;在温带或寒冷地区,夜间气温骤降,闭合的花瓣能像一件“小棉袄”,减少内部热量的散失,保护雄蕊和雌蕊免受低温伤害。
此外,通过调整开花时段,睡莲可吸引不同作息的传粉者——白天开放的品种主要吸引蜜蜂、蝴蝶等日行性昆虫;而夜晚开放的品种则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,专门吸引夜间活动的昆虫甚至蝙蝠。
更有趣的是,一些睡莲品种(如齿叶睡莲)在闭合时会将前来探访的昆虫“囚禁”在花苞内部过夜。
🔺齿叶睡莲
这些被困住的访客会在花内活动,沾满花粉,等到第二天花朵重新开放时才能飞走,无意中成为了睡莲高效的传粉“义工”。
荷花就是莲花,二者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叫法,属于莲科莲属。
🔺这是荷花,你能认出吗?
许多人认为睡莲是荷花的一种,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看,荷(莲)花属于莲科莲属,与山龙眼科亲缘更近;睡莲属于睡莲科睡莲属,比荷(莲)花出现得更早。
说白了,它俩就是名字撞脸、长得有点像的“水边同事”,血缘上隔得可远着呢!
想要区分它们,也很简单。
睡莲叶椭圆形带V形缺口,大多慵懒地趴在水面盛开,无莲蓬,光亮如漆;荷花叶呈圆形,无裂缝,大多高高挺立,莲蓬藏在花朵中间。
🔺这是睡莲,叶片是椭圆形,叶片之间形成V形缺口。
其实睡莲和荷花都是水边的常客,只是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。
荷花挺立在水面之上,莲蓬高举;睡莲则安静地漂浮着,用花瓣感知昼夜——活脱脱就是水塘小区里的一对邻里,一个追求“昂首”,一个讲究“规律”!
下次再见到它们,快试试你能不能一眼认出吧!欢迎评论区晒图
,分享你拍到的睡莲和荷花。
发布于:重庆市胜宇配资-济南股票配资公司-手机炒股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网站来找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